当前浏览器不支持canvas画布!
新闻动态

NEWS

+++
交通运输部南湖交科院“陆空一体”研究成果落地探索,路行通发挥重要作用
11 13, 2024 542
2024年11月4日,南湖交科院与杭千高速联合主办“基于融合创新的高速公路路空一体化功能拓展研究”成果推进会。成都路行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成果展示的支撑单位,发挥重要作用。



会议有幸邀请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、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,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江舟,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徐亚华,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原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靳兵,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海,浙江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邵千龙,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二级巡视员史毅军,以及国家、省有关专项领域领导、专家出席指导。


展示过程中,在杭千高速上现场模拟了一场因驾驶员突发心脏病造成的事故,路行通的车载终端及时检测到事故并自动生成预警信息上报,高速综合勤务室收到信息后,迅速联合调度各方救援力量,对人员、车辆进行快速救援,迅速恢复交通。真正做到了“秒级响应、主动上报、应急救援、多方联动、拯救生命”。成果推进会上,与会领导和专家对南湖交科院、杭千高速以及相关支撑单位前一阶段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,并鼓励持续开展创新应用研究,加强体系构建,进一步释放潜力,为路空一体相关研究的实践延展提供经验参考。


在本次成果展示过程中,路行通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。事故救援有两个重要前提:一是发生事故真实发生,二是事故及时感知并上报。第一个前提确保了救援力量能得到有效利用,不产生非必要的资源浪费。第二个前提则为救援提供了依据,保证了救援时效,特别是在重大事故救援过程中,确保医疗救援不会错过“黄金救援半小时”;同时也能准确传达救援需求,合理安排救援力量。路行通的碰撞检测技术则有效地满足了这两个前提。

目前融合AI视觉的碰撞检测技术对事故的检测准确率可达95%以上,能够检测车辆不同方向、不同严重程度的事故,对爆胎、飞石等事故也能有效检测。同时,得益于在“车路云”协同发展方向的深入研究,路行通能在事故发生后的0.8秒内检测到事故,3分钟内完成事故信息生成并上报。路行通所生成的事故信息成为了事故救援的行动指南。


近年来,路行通不仅在行车安全和事故救援领域持续探索,同样也积极投身于车路云协同发展。路行通以自身技术、产品、服务、市场优势以汽车智能终端(AECS车载紧急呼叫系统)为切入点,孵化出感知决策系统(即移动感知智能终端)和车联网数字化运营服务平台,为汽车经销商、汽车金融、主机厂提供数据运营服务。另一方面围绕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、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,为面向政府等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交通智能化数字服务化平台,接入公交车、网约车、执法公务车、“两客一危”车辆等,为智慧交通赋能。

在本次成果落地探索,路行通又进一步拓宽了应用场景。在未来,路行通将持续拓宽在陆空一体化等新场景的应用,助力低空经济等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落地,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。